Skip to main content

《保健》痛風採活血、驅風、清熱治則改善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 者:  戎宿安
   日 期:10月01日
 
   

 

 

 

痛風是尿酸累積而引起的疾病,屬於關節炎的一種。痛風多見於中年男性,女性僅占5%,主要是絕經後女性,但目前痛風發生有年輕化趨勢。痛風的自然病程可分為四期,即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期、急性期、間歇期、慢性期。中醫認為用活血、祛風、清熱等治法,有助改善痛風。

痛風分原發性痛風和繼發性痛風兩種,原發性痛風:由於先天性普林代謝紊亂,或尿酸排泄障礙所引起腎臟尿酸排泄減少,可能為多基因遺傳性疾病。繼發性痛風:腎臟疾病或某些藥物所引起的腎小球濾過功能減退,可使尿酸排泄減少,導致血尿酸濃度升高,而引發臨床痛風表現。

中醫針灸康復臨床醫學博士黃怡表示,痛風多是由於肌表、經絡遭受風、寒、濕、熱之邪侵襲,使氣血經絡被病邪閉阻而引起關節紅腫、熱、痛畸形等症。痛風亦中醫古籍已有被提及,被稱為,「風濕痹痛」、「痛風」、「曆節風」、「白虎曆節風」、「虎口咬」等。

漢‧張仲景《金匾要略‧中風曆節病脈證並治》提及,「盛人脈澀小,短氣,自汗出,曆節痛不可屈伸,此皆飲酒汗出當風所致。桂枝芍藥湯主之。」又「痛曆節,不可屈伸,疼痛,鳥頭湯主之。」「曆節痛」是中風曆節的一種症狀,主要表現在周身四肢關節部疼痛。

《金匿要略‧中風曆節病脈證並治》:「曆節疼痛,不可屈伸,諸肢節疼痛,身體贏瘦,腳腫如脫;身體贏瘦,獨腳腫大,黃汗出,脛冷。假令發熱,便為曆節也。」此描述與慢性痛風性關節炎的表現類似。

歷代中醫家除了認為曆節發病的外因「風寒濕邪」外,還有內因「盛人飲酒」、「體虛受風寒」的正虛邪實、「淤血阻滯」等。臨床表現為四肢關節疼痛,諸肢節疼痛不可屈伸,疼痛如蟲齧,腳腫如脫,身體羸瘦獨腳腫大,晝靜夜劇,用活血、祛風、清熱等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