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不可不知》開學症候群會伴隨生理反應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萬博超 
   日期:09月03日
 
   

 

 

 

開學前兩周,有些孩童很難在課堂上專心,甚至出現焦躁感。精神科醫師建議,多補充五穀雜糧、深綠色葉菜、當季水果等食物。孩子出現適應問,建議同理孩子當下的感受,給予支持陪伴。

即將進入幼稚園,或者準備升小學三、五年級的學童,將要面臨一群完全陌生的老師與同學,內心難免都會有焦慮與擔心,食用過多油炸、煎烤等高熱量食物及甜飲,很可能增加孩童的焦躁。

醫師建議以五穀雜糧、深綠色葉菜、當季水果等天然均衡的飲食為主。

對於焦躁感明顯的孩童,愈簡單、重複、緩慢、單調的活動愈有幫助,例如聽音樂、運動、渡假、公園內慢走散步、園藝盆栽種植、玩陶土、木工工藝,寫書法等均有助益。一名六年級的學生,一臉無辜的被媽媽帶進診間,告訴醫師許多最近發生的事情,包括寫功課拖拖拉拉、上課總是遲到、很容易緊張恍神等狀況。而坐在媽媽旁邊的他,手腳動來動去。乍看之下是個注意力不足的孩子。「醫生,他是不是有所謂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媽媽很焦急。

精神科醫師曾經聽過部分家長認為「上學是學生的本分,哪有不適應的道理!」。但即使是成人,對於工作都不免有倦勤時刻,例如「星期一症候群。其實不管什麼人,在外界有重大轉變的時候,難免都會遭逢適應不良的狀況。

所謂的「開學症候群」,其實正是在兒童身上常見的適應障礙。在學習過程中,孩子或多或少會因為各種因素而有不適應情形。他們在心理方面:往往以焦慮表現,甚至對上學出現害怕和恐懼。生理方面頭痛和腸胃道症狀往往伴隨焦慮出現。其他包括肌肉緊張、呼吸不順、臉色蒼白、冒汗、暈眩等非典型症狀可能出現。行為方面往往看到許多分神、注意力無法集中的行為,可以明顯見到和以往表現不同,或是比原有情形更加嚴重。

萬芳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勝傑提醒,嚴重開學症候群的孩子會出現拒學情形,也可能伴隨肚子痛、胃痛、失眠等生理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