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錦囊》灸後施針埋耳穴、按體表穴促代謝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  萬博超
   日期:09月01日
 
   

 

 

 

中醫治療可促進代謝。例如中醫的灸法是以艾草絨為主要成分製成的灸材,點燃後懸置或放置在穴位或病變部位,借灸火的熱力以及藥物的作用,激發經氣,達到保健與治療效果。

針灸減重透過全身經絡來調理改善易發胖的體質,並在局部肥胖部位直接針刺,增加脂肪的代謝率達到局部塑身減重的目的。埋耳針可長時間刺激耳部穴道,藉以減低食慾,每周可換貼2次,左、右耳交替貼。

適度按壓體表穴位可使人體微血管擴張,促進代謝。藉由適度的推拿手法輔助,循環亦可獲改善。中醫師指出,如果搭配內服藥,補血、補氣藥相互配合,效果更佳。血液循環差,面色不好,體力不佳,偏虛弱的民眾,若使用補血藥材時,最好與補氣藥搭配,效果更理想。

不同經絡也有不同的穴位可供針灸。任脈:常用於小腹肥胖,循行路線經腹部中央。穴位多用氣海、關元。腎經:在腹部旁開任脈5分。穴位太溪、復溜。胃經:在腹部旁開任脈2寸,常用於小腹及少腹肥胖。穴位多用豐隆、天樞。脾經:在腹部旁開任脈3.5寸,常用於少腹肥胖。穴位多以三陰交、大橫為主。

面色蒼白或萎黃,指甲唇色淡,皮膚也容易乾燥。一般來說,舌質淡紅,體力差,面色淡白及容易合併有頭暈目眩者都可使用補氣補血方,並搭配灸療。這類患者常伴有氣虛症狀,常見倦怠乏力,講話無力,便軟,抵抗力差容易感冒,面色白,容易出汗。

血液循環差,面色不好,體力不佳,偏虛弱的民眾最好由醫師診斷,瞭解病情,除了穴位按壓、灸療再搭配或調整用藥,改善效果會更明顯。

北市聯醫周宗翰醫師建議,代謝不佳,想減肥者的飲食以富含纖維質食物如糙米,燕麥及未精緻澱粉如根莖類的地瓜,南瓜,馬鈴薯為主食。

澱粉類約佔一餐熱量的五分之二;奶蛋豆魚肉類蛋白質佔五分之二;其餘脂肪類以及精緻醣類佔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