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刮痧消暑解痠痛,3禁忌非知不可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記者:  駱慧雯
   日期:06月18日
 
   

 

 

 

最近天氣熱爆了,許多民眾刮痧解暑氣,不過,醫師提醒,刮痧有「3忌」,稍不注意恐釀成反效果,較常見就是刮痧過度形成傷口,且造成傷口感染,嚴重可能引起壞死性筋膜炎。

 

刮痧有3忌:忌傷口、忌乾刮、忌氣虛

 

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中醫科主任林慶鐘表示,刮痧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自然療法,有疏通經絡的作用,頭痛、痠痛、中暑都可能透過刮痧減緩不舒服的症狀,尤其在濕悶的夏天,民眾容易中暑,透過刮痧讓毛細孔擴張,促進氣血循環,達到散熱的效果。

 

不過,刮痧有3忌:忌傷口、忌乾刮、忌氣虛。皮膚有傷口潰爛的地方不要刮,而且不能過度造成破皮;刮痧過程當中,皮膚表面要塗上潤滑劑,米酒、凡士林、按摩油、面霜,甚至乾淨的水,都可以有潤滑作用,千萬不要直接在乾燥的皮膚上刮,避免刮傷,還有刮痧板要清洗乾淨,用酒精消毒,最好個人專屬使用。

 

另外,刮痧不是所有體質都適用,氣虛、有癌症腫瘤、傳染性疾病的人並不適合,最好還是讓專業的中醫師判斷,再決定是否刮痧治療,以免造成反效果。

 

刮痧不當釀細菌感染 壞死性筋膜炎恐致命

 

豐原醫院外科主任吳建廷最近就收治一名40歲張姓男患者,因大腿肌肉痠痛,自行用刮痧板在兩隻大腿內側刮痧,沒想到刮破皮膚引起細菌感染,3天後因傷口紅腫潰爛、發燒到39度到醫院掛急診,確診為壞死性筋膜炎,緊急進行切開引流清創手術和適當抗生素治療,住院治療2個星期才康復返家。

 

治療期間,醫師又在患者左手臂上發現4個凸起的結節,直徑都有1.5公分大,原來「壞死性梭狀桿菌」順著血液循環,從大腿轉移到手臂出現硬塊,隨後也切開引流清創,用抗生素治療。

 

豐原醫院感染科主任王唯堯表示,壞死性梭狀桿菌最常存在泥土中,可透過皮膚傷口感染,引發壞死性筋膜炎,若惡化就會引發敗血症致命。壞死性梭狀桿菌不會附著在皮膚,大部分都是因為外傷感染,但是由刮痧引起,還是頭一次遇到。研判是刮痧板掉到地上,患者直接撿起來繼續使用、未清潔消毒,加上刮痧過度把皮膚刮破皮,細菌才有趁機而入,並經由靜脈擴散至其他部位,造成續發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