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病人用藥教育:認識statins降血脂藥物引起的肌痛(上)

發表於
   資料來源:藥師週刊(第1898期)
   記者:  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藥師 王筱萍
   日期:12月15日
 
   

 

 

 

前言

Statins 類藥品,又稱為HMG-CoA 還原酶抑制劑(HMG-CoA reductase inhibitors),是高血脂患者在治療及預防心血管疾病及降低死亡率的第一線治療藥物,且服用statins引發嚴重藥物不良反應較為罕見,因此statins目前被認為是安全又有效的藥物。然而,這類藥品上市後,發現有部分患者會因對此類藥物有不耐受性而拒絕繼續治療,其中statins引起肌病變(Statins Induced Myopathy, SIM)是較常見的藥物不良反應。

Statins 肌病變可能機轉

Statins 目前已知可產生兩種不同型式的肌病變:毒性肌病變和免疫性肌病變。1

一、毒性肌病變(toxic myopathy)

1. 基因因素:SEARCH研究(The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additional reductions in cholesterol and hemocysteine)透過全基因體掃描(genome wide scan)發現SIM與第12對染色體上之SLCO1B內的rs4363656單核苷酸多型性有關2。當此單核苷酸基因座上的等位基因為純合子(homozygous)時,相較於雜合型(heterozygous)等位基因,SIM發生風險是比較高的,比值(odds ratio, OR)為16.9 與 4.5。SLCO1B 可編碼organic anion transporting polypeptide(OATP)1B1生成,而後者可調節肝臟吸收statins。而在PRIMO (Prediction of Muscular Risk in Observational Conditions Study)研究結果顯示親水性最高的paravastatin與fluvastatin最少發生肌痛的副作用,而親脂性最高的simvastatin似乎與肌肉方面的副作用關聯性最大。其它基因因素還有編碼在不同cytochrome P450 isoenzymes、coenzyme Q、myophosphorlyase等基因的多型性或變性會影響statins引發的肌病變。

2. 代謝影響:

(1) 粒腺體功能受損及coenzyme Q10耗盡: Statins 會抑制HMG-CoA 還原酶活性,讓膽固醇無法合成,理論上膽固醇生合成過程的最終產物如ubiquinone(coenzyme Q10,CoQ10)也相對受到影響而減少。CoQ10是粒腺體電子傳遞系統的元件,參與粒腺體內的氧化磷酸化反應,理論上當CoQ10量減少可造成粒腺體呼吸功能不正常,導致粒腺體功能障礙和肌病變,但許多研究顯示,儘管血中CoQ10量減少,但包括產生肌病變症狀的病人在內,肌肉內的CoQ10量並未減少。

(2) Farnesy P-P與geranylgeranyl P-P形成減少:Farnesy P-P(Farnesy pyrophosphate)和geranylgeranyl P-P(geranylgeranyl pyrophosphate)是膽固醇合成中的另一產物,可活化調節guanosine 5'-triphosphate(GTP),促進及維護細胞生長,降低細胞凋亡,所以當其量減低,被認為是造成SIM另一可能的機轉。

(3) 骨骼肌細胞之細胞膜膽固醇含量降低:膽固醇是細胞膜構造及功能的關鍵組成元件。當骨骼肌細胞之細胞膜膽固醇含量降低也許會使細胞膜變得較不穩定。當細胞膜流動性產生變化,可能影響不同離子通道,如鈉、鉀和氯離子通道,繼而改變肌細胞膜的興奮性。

(4) 細胞內鈣信號受損:Statins會使肌漿質內質網(sarcoplasmic reticulum)的鈣離子透過ryanodine 接受體大量釋出,而粒腺體需要一定量的鈣離子才能發揮功能,如果鈣離子數值過低或者過高,都會導致粒腺體無法正常工作,肌肉組織細胞中存在有大量粒腺體,一旦粒腺體功能發生異常,就可能導致相關疾病發生,如肌無力、運動障礙等。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