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內外做好防曬》皮膚防曬美白抗癌,眼防紫外線保視力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  萬博超
   日期:05月21日
 
   

 

 

 

夏季在劇烈陽光下活動,不但容易導致皮膚傷害,也會引起老化,讓防曬成再度成為流行話題,但許多人不清楚,紫外線是不可見射線,與陽光大小沒有絕對相關,鹵素燈與省電燈泡都會產生紫外線,長期照射會有不良影響,因此不論是室內外都要做好防曬,才能保有亮麗皮膚。

北市聯醫皮膚科醫師陳建宇指出,雖然陰天在室內較無防曬的急迫性,但在有紫外線的地方適度使用防曬乳與遮蔽物有必要。

防曬不只是針對皮膚,眼睛也很重要。為抗紫外線,醫界建議銀髮族多攝取含有葉黃素的食物,可適度補充。發育中的孩童與幼兒可多攝取多酚與花青素,改善眼睛循環與視網膜感光度。

紫外線依波長分為UVA、UVB、UBC。長期曝露在UVA之穿透力強之光害下,可能導致眼睛深部視網膜病變,且易加速視網膜色素細胞和感光細胞的退化。

UVB容易發生在在雪地、沙漠、海面等。UVB大部分被眼睛的淺層組織吸收,例如角膜、結膜,但水晶體亦可能受影響。當眼睛長期暴露在大量的UVB的照射下,易導致水晶體內的蛋白質被破壞,呈現白濁狀,加速白內障形成,結膜結締組織也可能因此增生,產生翼狀贅肉,眼皮的皮膚也可能因曝曬,造成角質增生,進而轉為皮膚癌。

人造光源的電焊、紫外線殺菌燈、雷射或演唱會燈光效果等,則屬於UVC,能量高但穿透力較低,但若使用不當,亦有可能造成眼角膜表皮被灼傷。

醫師並指出,由於嬰兒與幼童的水晶體是完全透明的,光害穿透水晶體到達視網膜比例相對較高,所以更容易受到傷害,若出外遊玩時,更應注重小朋友眼部防曬與防護。平日飲食可多攝取綠色蔬果以及含有葉黃素的食物,如高麗菜、菠菜等,每天可攝取約400克左右的量

書田診所皮膚科主任醫師鄭惠文表示,陽光可區分為許多波長,人眼能辨別約在400至800nm間,然而紫外線波長約在280至400nm,因此人類感知光線強弱與紫外線實質影響沒有絕對關係;另外,雖然鹵素燈與省電燈泡會產生紫外線,卻時常受到忽略,長期暴露的充滿燈光的室內環境,也會引起陽光傷害。

紫外線可區分為兩種,紫外線A波長在340至400間,由於穿透力較強,很容易深入皮膚導致皮膚變黑、膠原蛋白流失、真皮層受到破壞;紫外線B波長在280至340nm左右,穿透力較小,但長期照射下,仍然很容易引起紅腫曬傷,尤其中午在大太陽下活動,很可能受到紫外線B影響。

鄭惠文提醒,許多民眾喜歡坐在窗邊,以為能減少紫外線曝曬量,卻不知道暗藏玄機,雖然紫外線B音波長比較短,無法通過玻璃,但紫外線A穿透力較強,能夠穿透玻璃影響皮膚,若再加上日內燈具長期影響,皮膚很可能受到傷害,因此不論是內外,都必須加強防曬,才能避免皮膚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