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中藥學堂:半夏瀉心湯應用研究整理(上)

   資料來源:藥師週刊(第1866期)
   記者:  桃園長庚醫院中藥局藥師 王躍龍
   日期:05月05日
 
   

 

 

 

一、半夏瀉心湯

出自傷寒論,臺灣中藥典收錄之組成與藥物比例為:黃連、黃芩、半夏、乾薑、人參、炙甘草、大棗(1.5:4.5:7.5:4.5:4.5:4.5:3)。

常用於治療因腸胃功能失常導致的心下痞(痞:胸腹間脹滿不舒服的一種自覺症狀。)、嘔吐、下痢。本方著重在調和腸胃,舉凡因感冒或其他原因導致的腸胃不和、心下痞滿,均可酌情使用。1對於因瀉下或體虛導致腸胃濕熱狀態,致腸胃蠕動不佳,而上吐或下利,是本方治療的重點。 2

二、用於消化性潰瘍的研究

消化性潰瘍屬中醫「胃脘痛」範疇。因胃酸分泌過多、幽門螺桿菌感染和胃黏膜保護作用減弱所致。推測半夏瀉心湯可能促進潰瘍灶肉芽組織生長,促進潰瘍表面黏膜的生長覆蓋,並降低幽門螺旋桿菌活化率,因此進行研究。3研究採隨機分組,實驗組及對照組各100例,治療8週。對照組以omeprazole 20mg BID 餐前30分鐘服用、clarithromycin 500mg BID及tinidazole 200mg BID。實驗組在對照組的用藥基準上服用半夏瀉心湯加味方劑。實驗組以半夏瀉心湯加味(黃連6g、黃芩6g、姜半夏10g、乾薑6g、黨參15g、炙甘草6g、大棗15g,厚朴10g、甘松6g、白芷6g。)為主,若胃酸逆流嚴重者再加海蛤粉、吳茱萸;腹脹嚴重者加青皮、雞內金;噯氣嚴重者加旋覆花、代赭石,水煎液BID服用。所有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腹脹、腹痛、胃酸逆流等臨床症狀,並且經胃酸檢查及14C尿素呼氣試驗確診為幽門螺旋桿菌(Hp)陽性消化性潰瘍。排除消化系統腫瘤、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評估其潰瘍緩解情況(潰瘍縮小比率、24H曖氣次數、腹脹腹痛比率)、情緒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HD; 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的變化,結果如下表,顯示中西藥合併療效優於單以西藥治療。5

(待續)

參考資料

1. 王綿之,許濟群。方劑學。台北市:知音出版社,1997:129。
2. 陳潮祖。中醫治法與方劑。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312-314。
3. 張保國,劉慶芳。半夏瀉心湯現代研究與臨床應用。中成藥。2011;33(2):318-321。
4. 李欣,林琳,魏瓊。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臨床觀察。中華中醫藥雜誌。2013;28(4):876-878。
5. 劉強,黃鑫準。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消化性潰瘍療效觀察。新中醫。2013;45(2):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