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住院診療同病同酬,重症患恐成人球?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記者:  邱俐穎
   日期:03月31日
 
   

 

 

 

住院診斷關聯群(DRGs) 第2階段預計今年7月實施,包含高血壓、脊椎融合術、根除性子宮切除術、子宮外孕等260項疾病住院給付,將從過往的「論量計酬」改採「同病同酬」給付,第2階段上路預計每年影響33萬人次。

民國99年1月第1階段DRGs上路時,曾遭醫界強烈反彈;DRGs支付制度預計分5年、分階段實施,第2階段原訂100年就要施行,但直至今年7月才終於要導入。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副組長李純馥表示, DRGs第2階段包括「循環系統」、「骨骼及肌肉系統」、「男性生殖系統」、「女性生殖系統」及「妊娠、生產與產褥期」等5大類、共260項疾病類別,日前已經健保共同擬訂會議討論。

李純馥說,健保署近期將報衛福部核定,盼今年7月能順利導入第2階段,其他階段也會陸續施行。醫界過往憂心實施DRGs將出現醫療人球,醫院不願收重症病人、病人病還沒治好就被趕出院,健保署也公布多項監測數據。

醫院平均每次住院天數從98年、DRGs實施前一年的4.19天,到去年第2季降為4.14天;醫院3日內再急診率從1.6%降到1.54%;另14日內再住院率從2.33%降至2.12%;但出院後1周內門診支付明顯升高,從1176升至1315點。

但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認為,DRGs第1階段重症比例低,需持續監控相關指標,才能了解是否有醫療人球或費用轉移的狀況,目前還無法斷定。

醫改會研發組長朱顯光表示,DRGs各階段早該全部導入,健保署也應公布各醫院實行DRGs的情形,給予表現好的醫院多一點支付誘因;另應訂出各疾病的出院指標,才能避免病人病還沒治好就被提前趕出院。

台灣醫院協會理事長楊漢?指出,DRGs採包裹式給付,但如單腿骨折和雙腿骨折,病情複雜程度不同,卻給付相同金額,並不合理,後透過調整分類給付才解決,第2階段也可能隱含這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