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移植幹細胞治血癌,新藥免化療

   資料來源: 台灣新生報
   記者:  蘇湘雲
   日期:01月14日
 
   

 

 

 

一名年約七十歲歲高齡企業家因皮膚出現多處丘疹就醫,確診為非何杰金氏淋巴癌(NHL)第四期,之後便展開化學治療,但化療副作用讓他倍感艱辛。為達到較好治療效果,醫師建議進行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但過程需要接受高劑量化療,化療陰影讓病人相當猶豫,與醫師討論後決定使用全新機轉造血幹細胞驅動劑(plerixafor),終於成功驅動足量造血幹細胞,移植術後兩周即出院,經追蹤患者病灶全數消失,至今復原狀況良好。

根據九十九年癌症登記資料統計,非何杰金氏淋巴癌每年新增病患約兩千多人,多發性骨髓瘤(MM)患者每年新增約五百多人,發生率高居台灣血液癌症排名第一、三名,而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可有效延長部分患者存活期,只不過移植成功首要關鍵在於需要收集到足量造血幹細胞。

據統計指出,有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五患者使用第一線驅動劑後仍無法收集到足量幹細胞,因此被迫放棄移植。在去年十二月,中央健康保險署已核准給付全新機轉造血幹細胞驅動劑於一線驅動失敗患者使用,醫師認為,這樣可有效幫助逾七成以上患者成功收集到足量幹細胞,進而提升治療效果。

台大醫院內科部骨髓移植病房主任唐季祿表示,在美國,五成以上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皆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而在台灣,卻僅有八分之一的患者接受移植,一年移植人數僅是美國的十分之一。造成差異的原因可能是國內民眾對於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接受度較低,患者可能就失去延長存活機會。

台大醫院血液科主治醫師林建廷醫師指出,國外研究指出,白血球生長激素(G-CSF)藥物若能搭配全新機轉造血幹細胞驅動劑,可有效協助七成以上患者成功再次驅動造血幹細胞生長,醫師更能收集每公斤兩百萬顆造血幹細胞以進行後續移植,現在健保已有給付,最多可為病患省下近六十七萬醫療費用,大幅減輕病患經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