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國內職場對愛滋患充滿歧視、標籤化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鍾佩芳
   日期:11月26日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昨(25)日發表「愛滋感染者就業調查報告」指出,有6成2患者離職原因與愛滋感染有關。桃園醫院感染科鄭舒倖昨日表示,有24%是因為被發現是HIV感染者而離職、有11%是被上司要求請辭而離職,有22%是因為遭到同事羞辱或指指點點而離職,顯示國內職場對愛滋感染者仍充滿歧視及標籤化,而提高感染者就業困難度及工作壓力。

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40歲的鋼鐵人(化名,在10幾年前發現感染HIV,因恐懼、害怕拒絕就醫,最後因腦膜炎住院治療。一開始,公司同意讓他留職停薪三個月,因體力尚未恢復而未能回到工作崗位,只好選擇離職。除了要面對藥物帶來的副作用,還面臨收入減少的困境,他相信配合醫師囑咐服藥,一定可讓他再站起來。

鄭醫師表示,看到不少感染者在工作上受到歧視、排擠,讓他(她)們只能選擇隱密病情,甚至擔心就醫留下病歷證據而不敢就醫,最後抵抗力變差,影響體力,影響工作表現而離職。

抗愛滋病毒藥物雖然可有效降低愛滋病患的死亡率及延長平均餘命,但愛滋病所帶來的心理衝擊和陰影,仍會造成患者嚴重的心理壓力及情緒障礙,進而影響就業機會及工作表現。因此,需要家庭、社區及職場的共同支持。

目前抗病毒藥物已大幅降低副作用,只要規律用藥,感染者也可以跟一般人一樣享受生活,鄭醫師表示,千萬不要因為擔心副作用造成的身體不適而放棄用藥,建議可以主動與醫師或個管師溝通,避免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期。

12月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根據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所規劃,2011至2015年希望能夠實現「零成長、零歧視、零死亡」。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長林錫勳表示,三零目標是環環相扣且互相影響,台灣以今年來看,三零目標破功。

每天有6個新感染者,約每4小時新增一位感染者,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長林錫勳表示,愛滋感染者其居住、就學、工作權容易被剝奪,源自於對愛滋病毒的不了解,而產生恐懼、歧視。然而,在法律層面,感染者等同於重傷害之刑責,與其他傳染疾病之刑責有極大落差,所以應該率先改進。

新感染者增加15%,且感染者年輕化,30歲以下就占50%左右。林理事長表示,愛滋病已是種慢性病,若接受長期治療,男性平均壽命為78歲,女性平均壽命為81歲,跟一般人的平均壽命是沒有差異的。

新感染者的增加、感染者年輕化在加上平均壽命的增加,使治療預算也會增加,建議將愛滋治療預算回歸到健保體制,讓疾管局專責防疫,建立兼顧醫療品質及國家財政的治療指引。

愛滋病除罪化是全球趨勢,今年美國的總統愛滋諮議會呼籲美國聯邦與各州終結針對HIV(之傳染而將之入罪)的法律、起訴與拘留;在台灣雖然愛滋感染者有「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保護,但其中仍有許多不合時宜的條文,在在顯示社會對於疾病仍存有歧視。

台灣愛滋病學會希望能推動愛滋平權,愛之希望協會認為,尊重每一個生命,就從愛滋平權做起;權促會指出,民眾不因愛滋而產生差別對待,以平常心看待感染者,這才是平等;露德協會表示,近半年接獲感染者申訴,有關就業與照護權益高出以往三倍,反應出在台灣推動愛滋教育多年後,社會大眾對愛滋疾病仍充滿迷思跟友善程度不足,由此可見平權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