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痔瘡內外兼治可提高療效、縮短療程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
   日期:9月3日
 
   

 

 

 

長痔瘡的人容易坐不安穩,因為壓到腫脹患處會引起疼痛。中醫師郭鈺安表示,二十至五十歲的人相對較容易長痔瘡,患者常有腫脹疼痛、便血、肛門不適、肛門腫物脫出或突起等症狀,像這種情況可以使用具有消腫止痛、清熱潤腸、固脫止血、去風涼血等作用的中藥材來加以治療,同時隨證施治、加減用藥。

郭醫師指出,患者出現便血色鮮紅、滴血、肛門搔癢、口咽乾燥、舌質紅、苔薄白或薄黃等症狀,辨證多屬風傷腸絡,治宜清熱兼祛風涼血,適合用生地黃、當歸尾、赤芍加以涼血和血;黃芩、黃連、天花粉加以清熱瀉火;荊芥祛風解表兼涼血止血。

郭醫師進一步指出,患者出現便血色鮮紅、量較多、肛內腫物發生外脫、可自行回縮、脫出物滲出液較多、肛門灼熱、黏膜糜爛、大便黏滯、舌質紅、苔黃膩等症狀,辨證上多屬濕熱下注,治宜清熱滲濕止血,適合用黃連加以清熱燥濕兼瀉火解毒;萆薢能分清化濁;牡丹皮加以清瀉肝火兼涼血消瘀止血;黃柏可以苦勝濕,能以寒清熱。

患者出現肛緣腫脹、隱隱見到紫瘀、內痔脫出、疼痛劇烈、表面紫暗糜爛、肛管緊縮、便祕、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苔白或黃等症狀,辨證上多屬氣滯血瘀,治宜行氣化瘀兼消腫解毒止痛,適合用熟大黃主瀉火解毒兼活血行瘀;輔以黃柏、枳實加以清熱燥濕兼瀉熱通便;皂角刺能消腫排膿;歸尾、秦艽可望養血祛風;蒼朮、防風、澤瀉、檳榔加以祛風利濕兼降氣止痛。

患者出現痔核脫出、不易復位、肛門下墜感、便血色淡、氣短懶言、精神疲勞、身體乏力、胃口差、便溏、臉色無華、舌質淡、苔薄白等症狀,辨證上多屬脾虛氣陷,治宜補中益氣兼固脫止血,適合用黃耆以便補中益氣兼升陽固表;黨參、白朮、炙甘草可以甘溫益氣;陳皮能理氣化滯;升麻、柴胡可以升舉清陽,促使下陷之氣可望得到提升;當歸可望補血和營;赤石脂能澀腸兼固脫止血。

患者出現便血色鮮紅、量少、身體瘦弱、口咽乾燥、大便乾結難解、潮熱盜汗、舌質紅、苔薄等症狀,辨證上多屬陰虛腸燥,治療宜滋陰兼清熱潤腸,適合用玄參、生地黃、麥門冬加以滋陰增液兼潤燥滑腸;芒硝、大黃可以軟堅潤燥兼泄熱通下;桃仁、當歸、火麻仁能夠補血行瘀兼潤燥滑腸。

除了內服中藥外,還可以搭配外用中藥材來治療痔瘡。郭鈺安表示,外治法又分為薰洗、外敷等療法。如果患處內外可以兼治的話,可望提高治療的效果、縮短治療的時程。

薰洗療法有助於化瘀消腫、活血止痛、清熱解毒、疏風勝濕、收斂止癢等,適用於治療外痔發炎、內痔脫出等症狀,治療時要先把中藥材加水後煎煮成中藥湯,然後再以適量清水加以稀釋,稀釋後可先薰肛門處,接著用紗布浸藥清洗患處。如果藥液溫度稍為涼了以後,還可以坐浴來浸泡患處。

外敷療法有助於消腫止痛、化瘀止血、清熱解毒、祛腐生肌等,適用於外痔腫痛、內痔脫出糜爛等症狀,治療時可以先用中藥粉放在布上,然後貼敷於患處,貼好之後必須加以固定,等過了幾個鐘頭之後再把藥布取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