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皮膚長黃色瘤,小心高血脂症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蘇湘雲
   日期:9月3日
 
   

 

 

 

當身體出現黃色瘤時,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膽固醇、三酸甘油脂濃度。

台北榮民總醫院皮膚部主任劉漢南表示,一般健康的人膽固醇指數多半在兩百以下,三酸甘油脂指數也多在兩百以下,當膽固醇、三酸甘油脂濃度飆升,就好像身體中的油滿溢出來,聚集到皮膚表面,此時就很容易造成黃色瘤皮膚病變,有的患者膽固醇濃度增加到四、五百,也有患者三酸甘油脂濃度上升到一千以上,此時皮膚便可能產生黃色瘤。

台北榮總皮膚部主治醫師陳長齡分析,當含有脂類的組織細胞或巨噬細胞在真皮、皮下組織聚集,就會在皮膚表面形成黃色瘤狀病灶,稱為黃色瘤,這種皮膚病形態、分布很多樣化。依臨床外觀主要有結節性、扁平性、發疹性及腱性等四種類型。

當患者出現發疹性黃色瘤,代表體內三酸甘油脂濃度大大增加,患者在一、兩星期內皮膚會突然出現大量黃色瘤,黃色瘤長得小小的,四處蔓延,只要用藥讓三酸甘油脂濃度下降,發疹性黃色瘤便會減少、消失。如果是膽固醇濃度過高,患者可能出現結節性黃色瘤,這種黃色瘤通常長在手肘、關節等身側容易摩擦、突出部位,就算用藥治療膽固醇,病灶也很難消失,當膽固醇濃度越高,數量、尺寸就會跟著增加。

多數扁平性黃色瘤、腱性黃色瘤和膽固醇上升有關,扁平性黃色瘤多在手掌、嘴巴、眼球周圍,而腱性黃色瘤則多半長在肌腱、韌帶部位。

陳長齡醫師表示,如果服用A酸藥物治療青春痘,或腎臟功能不好,導致脂肪代謝出現異常,此時就可能引起黃色瘤,另外,少部份患者使用雌激素藥物後也會出現黃色瘤。因此當發現這些黃色瘤病灶,最好檢驗一下膽固醇、三酸甘油脂濃度,這樣才能及早發現高血脂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