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腦震盪引起後遺症,穴道針灸改善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鄭綿綿
   日期:8月7日
 
   

 

 

 

腦震盪因頭部受到不同程度的撞擊,會產生失去知覺或昏迷的症狀。中醫師陳玫妃表示,通常臨床上,腦部受到撞擊後,都要懷疑是否有腦震盪症候群。中醫穴道針灸,有助改善相關後遺症。

中醫師陳玫妃表示,腦震盪是指頭部受到不同程度的撞擊,會產生失去知覺或昏迷的症狀。但絕大部份時間較短。後遺症說明部分,由於腦部皮質功能短暫性的障礙,病患或許會有一些不舒服,包括視力的模糊、頭暈、頭痛、噁心、想吐等症狀。通常臨床上,腦部受到撞擊後,都要懷疑是否有腦震盪症候群。要48小時內觀察,以免延誤救治。其他還可能產生情緒不穩定、注意力不集中、耳鳴等症狀。

陳醫師表示,針灸治療頭暈、頭痛、耳鳴,可針百會穴(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的交點處)、翳風穴(耳垂後耳根部,顳骨乳突與下頜骨下頜支後緣間凹陷處)、合谷穴(虎口處)、風池穴(後腦勺下方頸窩的兩側)等穴位。

頭暈、想吐可針內關穴(手掌橫紋下三指的正中央的位置);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反映遲鈍等症狀,可針天柱穴(在頸部後正下方凹處,後髮際正中旁)、太陽穴、印堂穴(兩眉頭連線中點)。

內服藥方依症狀、症候體質,針對腦震盪後遺症來治療。中醫師陳玫妃表示,大致上主要可分為肝鬱夾雜脾濕、痰濁證;以及瘀血阻絡證,可應用清肝、去濕、化痰、醒腦的藥方。以及去瘀、通絡類藥方調理,同時可配合茶飲方保健。

陳玫妃表示,中醫辨證治療上,若是有頭暈、痛、心情較為急燥、不穩定的人、記憶力減退,多是由於肝鬱夾雜著有脾濕、痰濁等症候造成。治療可用清肝、去濕、化痰、醒腦的藥方。如柴胡、夏枯草、半夏、茯苓、天麻、遠志類的中藥。此外,因為外力的撞擊,大多還夾雜有瘀血阻絡。因此,可用安神、去瘀、通絡的藥方來加減治療。如遠志、丹參、紅花、石菖蒲、銀杏葉。

藥膳茶飲方醫師建議,若有疲倦、氣虛的症狀。可準備天麻2錢、生薑3片、川芎2錢、遠志2錢。以800C.C水煮製作成茶飲方飲用,此道茶飲方可促進頭部循環、健脾、去濕、化痰。且薑片有溫胃、散寒、止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