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病人用藥教育:成人克隆氏症藥物治療(中)

   資料來源:藥師週刊(第1788期)
   記者: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  簡志豪 藥師
   日期:
 
   

 

 

 

(一)活動性CD

● 目前治療普遍採取漸進式(step up)方式

對於輕、中度活動性CD, 5-Aminosalicylates(5-ASA)衍生物效果不佳,甚至沒有效果,但副作用相對較少,目前仍以5-ASA作為第一線用藥。5-ASA局 部作用乃抑制腸道前列腺素合成,常見藥品有sulfasalazine,於結腸中由細菌分解成mesalamine後產生作用,常用劑量每日2-4 g,分次口服,並建議每日給予folic acid 1 mg降低貧血的副作用。Mesalamine腸溶劑型(如,AsacolⓇ tab),於迴腸末端釋出(pH>7),作用在迴腸及結腸,常用劑量為每日2.4 - 4.8 g,分次口服。另外mesalamine持續釋放劑型,50%在小腸釋放,及部分空腸、迴腸及結腸,常用每日劑量2 - 4 g,分次口服;灌腸劑型每日1-2次,直接作用於乙狀結腸及直腸。若效果不佳時,可合併口服類固醇治療,起始治療為每日prednisone 40-60 mg,約60-80%病人預期有效,使用期限通常為10-14天。一旦達到緩解,就應開始逐漸降低用量;若使用劑量大於每天20 mg,應以每週5-10 mg逐漸減少使用劑量;小於每天20 mg時,則以每週2.5-5 mg逐漸減少到不需使用。口服控釋迴腸釋放劑型(Controlled ileal release; CIR)的budesonide 3 mg(台灣未核准)可減少全身副作用,研究顯示每天三次口服budesonide CIR 3 mg,8-16週可以有效的緩解發生部位在迴腸和右側結腸的輕、中度活動性CD,一旦緩解後,於2-4週內以每次減少3 mg的方式逐漸減量至停用。然相對於傳統類固醇劑型,budesonide CIR效果較差,且在治療肛門?管上一樣也沒有效果。一般來說類固醇使用超過3個月以上,可能會造成骨質流失,故針對長期使用者應建議進行骨密度檢查,另 外也應考量是否給予病人元素配方飲食。而中、重度活動性CD,除考慮使用prednisone或同效價的口服類固醇治療外,對類固醇依賴或治療無效的病 人,可以考慮每週肌肉注射methotrexate ( MTX ) 25 mg來誘導緩解,不過MTX會引起肝指數異常、骨髓抑制及間質性肺炎,應定期追蹤檢查,並建議每日給予folic acid 1 mg 以降低貧血副作用。

● 當傳統治療無效時也可考慮抗腫瘤壞死因子治療(anti-TNF therapy)

Infliximab (台灣未核准)、adalimumab 效果一般認為差不多,對TNF-alpha有高度親和性和專一性,藉由阻斷細胞表面TNF接受器減少發炎反應,使用後可以發現C反應蛋白(CRP)、紅血 球沉降速率(ESR)及血清細胞素IL-6血中濃度降低;也可觀察到破壞軟骨的細胞基質蛋白酵素MMP-1和MMP-3降低,可以有效控制傳統治療無效的 中、重度的CD,有效引導緩解改善生活品質並維持長時間的緩解。Infliximab為第一個用於CD抗腫瘤壞死因子治療,用法用量為靜脈注射 5 mg/kg 於第0、2、6週投與,之後維持每8週投與5 mg/kg;常用於治療中重度或有瘻管的CD;對於一開始有反應,但後續治療過程中失去療效反應的病人可以考慮增加劑量至10 mg/kg;至第14週都沒有反應則應考慮停藥。Adalimumab(HimuraⓇ)為目前台灣唯一核准用於CD的Anti-TNF-alpha agent,為人類基因重組的單株抗體製劑,用法用量為第一天皮下注射160 mg(或連續兩天注射80 mg),第15天再注射80 mg,第29天起每兩週一次,每次40 mg。若反應降低可以改成維持劑量每週40mg;若是12週以上沒有效果,則應考慮是否持續治療。另外若病人有感染或是膿瘍時,優先考量使用抗生素、造口 引流或手術引流來治療。細菌是致病原因之一,一般認為使用抗生素可以減少細菌和黴菌在腸道的濃度。

● 嚴重活動性與猛暴發作CD

通常需住院治療,常伴有惡質病、膿瘍、腸阻塞、嚴重嘔吐、高燒、反彈的壓痛,或經上述藥品治療但症狀持續惡化的情形;一旦病人出現腸阻塞、腹部腫塊就應評 估是否進行手術。若是沒有膿瘍的病人,可以給予與prednisone 40-60 mg/day相當的注射劑型的類固醇。在這一類型的病人會出現非常多的症狀及併發症,如︰缺水、貧血,臨床上則需視情形治療。(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