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可由初期顏色觀察判斷可能原因。中醫師李思儀表示,便血是指新鮮血液通過肛門排出,通常是大便中帶血;有先排便後出血,或先出血後排便。先便後血且血色深黑,通常與上消化道有關;先出血或血色鮮紅或暗紅,多與下消化道有關。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中醫古書將便血分為先排便後出血,或先出血後排便的不同,兩者的成因和治療也都不一樣。先便後血,且出血顏色多為深黑色,此多為上消化 道的出血導致,中醫謂為「結陰」;先出血或血液顏色為鮮紅或暗紅色,則多和下消化道有關,中醫稱為腸澼、藏毒、腸風下血,就是痔瘡出血、肛裂、或大腸憩室 炎導致,也可能和腸道腫瘤有關。
痔瘡便血屬於肛裂出血,常見疼痛加重。中醫師李思儀表示,便血常見生活習慣差、飲食不良所誘發,要想徹底根治除了配合用藥外,如消腫生肌,清熱潤便,補氣固脫,止血藥,還是得改善生活的飲食和作息,才是避免在發作的方法。
李思儀表示,臨床上會區分痔瘡和肛裂的不同,痔瘡又分內痣和外痣,簡單判斷一個用手便可碰觸到屬外痣,痔瘡的排便不一定都是便秘的型態,也有很多人的排便 都屬便軟,痔瘡的出血通常是不痛的,雖然痔瘡會痛,但大多數人在便時發現有出血,卻不會伴隨出血的疼痛,但肛裂出血多很疼痛,通常是在解硬便、或用力擠後 發生。
李醫師表示,某些肝硬化病人會在肛門形成靜脈曲張,會血流如注,不是一般擦拭後的血痕,可能是馬桶中都有大量的血色。臨床上應加以區別。中藥應用上,如果是痔瘡的便血,通常可選用消痣丸或槐花散加減,幫助祛風清熱,涼血通便;疏風利氣,清腸止血。
便血應防範惡性腫瘤的可能,李思儀表示,良性或是惡性腫瘤都有可能造成便血,通常可觀察其他伴隨的症狀。像是合併有裏急後重感,也就是排便後仍舊有解不乾 淨感覺,或排便後過不久卻又再去排便;同時排便的形狀和以前明顯不同,如由粗變細,或大便習慣改變,若是同時合併體重在短時間內快速減輕,且觸摸肚子時發 現有硬塊,那就很有可能和腫瘤相關,應儘快到醫院詳細檢查。
預防便血,醫師提醒改變飲食習慣,多纖少肉是不二法則;定時排便不忍便,避免痔瘡或肛裂的發生,多喝水,定時運動都是幫助正常排便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