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藥傷「骨」氣!過敏吃類固醇,壯男股骨頭竟壞死

發表於
   資料來源:今日新聞網
   記者:陳鈞凱
   日期:101年08月15日
 
   

 

 

 

過敏兒用藥當心傷「骨」氣!一名從小患有過敏性鼻炎的男子,高中時期家人就經常讓他服用中藥及西藥來改善過敏症狀,沒想到當兵時,一次參加500公尺障礙,爬過高牆一躍而下沙坑時,突然覺得左腳一陣不適,走路開始疼痛、扭曲,診斷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醫師表示,長期或大量使用類固醇藥物一定要謹慎。

根據統計,台灣每年有超過10000名患者接受人工髖關節手術,其中股骨頭壞死佔大宗;振興醫院骨科主任敖曼冠表示,髖關節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常見於國內30至50歲的男性,使用類固醇藥物、長期喝酒是臨床上最常見原因,其他則是潛水夫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痛風等。

像這名男子今年已經46歲,當時由於還年輕,經評估採用股骨頭切骨轉位手術治療,把「爛掉」的骨頭轉個方向,讓好的骨頭來承受體重,術後可以正常走路,且一撐就是23年,直到3個月又出現退化性關節炎、關節周圍長滿骨刺,加上軟骨磨損造成疼痛無法走路,才換上人工髖關節。

敖曼冠說,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氣喘等,國內過敏兒的比例不少,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或者因為意外大量使用類固醇藥物消炎、消腫,甚至平常不大運動者一下子劇烈運動,都有可能造成股骨頭血液微循環障礙,血液供應不足,導致髖關節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以及股骨頭崩蹋,最後只能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

家長要當心,醫師提醒,給孩子用類固醇藥物時,只要一發現關節有不舒服、不適症狀,就要馬上就醫檢查,提早預防可能的風險,不要等到骨頭「垮掉」了,往往為時已晚。

敖曼冠指出,傳統人工髖關節因人工股骨頭直徑較小,活動範圍僅介於123至170度,活動受限,關節脫臼機會高,無法做蹲坐動作,甚至需要將馬桶座墊高,造成許多患者遲遲不敢接受手術,但健保局已通過新一代巨頭型人工髖關節納入健保差額給付,角度可達123至145度以上,活動範圍更大,提供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