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有效回答病人所提出的諮詢,藥師需要了解病人用藥、疾病和生活作息狀況,才有辦法評估病人發生症狀是原疾病、新生病因、還是藥品副作用或交互作用所造成,並提出可行之對應建議,其中包含請病人就醫。
藥品諮詢通常需要較多時間來獲得足夠資訊,但往往因病人不甚了解或時間不夠而無法順利進行,因此,藥師需儘可能在短時間內搜集資訊外,並同時幫病人進行「快篩」,依據結果考量後續建議並提供處置措施,例如是否需要立即就醫。
為了在短暫時間內搜集明確資訊,在此介紹「WHAM」檢核重點,英文字依序代表Who & What、How、Action及Medication,方便快速記憶的四部驟諮詢重點,提供藥師參考︰
(1) WHO is the patient and WHAT are the symptoms?
確認病人及症狀,內容包含目前疾病狀況,過去病史、家族病史、年齡、性別、是否懷孕、授乳以及個人以及家族過敏史等。藥師不能直接接受病人的自我診斷,應以開放性詢問,引導病人儘可能描述自己的症狀以及問題;在病人不知道怎麼描述或是藥師需要更進一步確認時,再使用比較直接性或含是或否之問句詢問病人。如以下常用問句的差別︰「喉嚨怎麼了?」「除了咳嗽還有什麼不舒服?」「是否有痰?」以及「痰是什麼顏色?」等。
(2) HOW long have the symptoms been present?
症狀發生持續時間可能是就醫的一個間接性指標。一般來說,症狀持續愈久就可能是較嚴重的情形。
(3) ACTION taken?
任何病人自己做過的處置都應該記錄,包括使用過哪些藥品來改善症狀。除了醫師開立的處方藥品、OTC藥品或指示用藥,甚至用來緩解症狀的中草藥,都應該詳實詢問。如果病人描述症狀及治療歷程(服藥項目及過程)經由您判斷是合適的,但病情沒有顯著改善甚至惡化,就應該建議病人就醫診察。
(4) MEDICATION being taken?
一定要再三確認病人用藥情形及手邊所有藥品。詢問病人藥品使用情形一般有兩個意義,一是評估是否有藥品交互作用,二是藥物引起副作用的可能。而藥品來源可能是醫師處方,亦可能是自行購買,所以藥師還是要確認病人所有用藥,含括保健食品;儘可能給予病人副作用發生時一些處置建議。
評估後可以根據諮詢內容提供用藥指導或生活衛教,以及指示病人用藥來治療或緩解症狀;而部分症狀嚴重的病人應建議至門診或急診就醫。就醫前藥師可視病人需要,給予緩和症狀和降低傷害的相關建議。考量病人個體差異,藥師對下述者需特別注意︰嬰幼兒、老年病人、糖尿病人、懷孕及授乳婦女、免疫低下的病人;包含癌症病人、HIV感染者或感染後剛出院者、曾有重大疾病但有復發或症狀惡化者;如缺血性心臟病、癲癇、慢性組塞性肺病、氣喘等、以及長期服用OTC藥品來改善病徵,而目前卻惡化的病人;如使用H2-blocker控制胃酸過多的病人。胃腸道症狀由上到下,常見的有︰口腔潰瘍、吞嚥困難、噁心嘔吐 、消化不良或胃酸過多、腹瀉、便秘等等。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