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乳癌標靶藥物癌思停 美FDA擬撤遭質疑

發表於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網
   記者:
   日期:100年09月02日
 
   

 

 

 

近年來癌思停(Avastin)合併太平洋紫杉醇的治療組合,經由一項大規模臨床試驗研究結果,被證實有助於提升轉移性乳癌患者的無疾病惡化存活期,而成為乳癌患者的治療新契機,目前乳癌標靶藥物癌思停在全球已經被廣泛應用在轉移性乳癌的治療上。然而,日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卻建議撤銷癌思停治療乳癌之適應症。與此相反的是,歐盟與NCCN的乳癌治療準則委員會,卻都做出迥然不同的決議,認為癌思停合併太平洋紫杉醇之治療「效益遠大於風險」。面對這樣矛盾的結果,不禁讓人困惑:到底癌思停該不該用於乳癌?

根據國外媒體The Pink Sheet Daily於7月7日報導,這次FDA專家主要是認為乳癌標靶藥物癌思停在提升整體存活期並無統計學上的意義,且副作用大,因此以六比零的投票結果建議取消癌思停治療乳癌的適應症。但報導中也指出,FDA 藥物查驗及研究中心處長 Janet Woodcock坦承,這六人小組當中並沒有乳癌專家,也並未有治療乳癌經驗,令人質疑專家小組對臨床上乳癌治療的專業度,因此這次的投票結果引發討論與爭議。

醫藥媒體MedPage Today於7月27日即報導,負責制定美國乳癌治療準則的組織NCCN於此事件之後集合乳癌專家,重新評估乳癌標靶藥物癌思停的效果及安全性,最後是以廿四比零的投票結果,一致認為癌思停是「轉移性乳癌適當的治療選擇」,且認為FDA「不清楚其所增加無疾病惡化存活期對於乳癌病患的幫助」。

由於乳癌治療的發展相較於其他癌症成熟,患者總存活期較長,許多人在接受第一線用藥治療後,隨著病程進展後續還會使用許多藥物,這些後續治療都可能影響整體存活期,因此用於乳癌的第一線用藥,就如同接力比賽中的第一棒,其就算有優異的表現,卻無法完全決定比賽的輸贏,故醫界認為若能在無疾病進展存活期達到統計上的意義,對於乳癌患者而言即是有臨床上的效益。且醫界也擔心倘若以後所有乳癌第一線用藥,都必須達到整體存活期有意義的提升才可上市,可能會嚴重影響到乳癌新藥的發展,反而降低病患用藥的機會。

事實上,儘管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專家小組,建議撤銷癌思停治療乳癌之適應症,但根據The Pink Sheet Daily 7日的報導,美國醫師仍可開立此藥物的處方給需要的患者。在美國有很多癌症用藥從未取得FDA 適應症,而在臨床醫師專業判斷之下廣泛使用,這些藥物相較於取得適應症的癌症用藥,差別只在於保險公司是否理賠及美國未來實施健保是否給付,因此美國共和黨國會議員即質疑是否是因為經濟因素而犧牲病患用藥的權利。

在歐洲,關於乳癌標靶藥物癌思停維持適應症的去留,歐盟業已採納歐洲人用藥品委員會(CHMP)所做出之建議,認可乳癌標靶藥物癌思停合併太平洋紫杉醇,繼續做為歐洲女性轉移性乳癌的一項治療選擇。而我國的食品藥物管理局也經過再次評估後,考量因癌思停對於無疾病進展存活期達統計意義,肯定癌思停的臨床效益,已於今年(100年7月1日)正式公告維持該藥品原來的適應症,讓乳癌患者保有更多用藥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