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中藥學堂 - 完帶湯與八味帶下方

   資料來源:藥師週刊(第1735期)
   作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藥局 張坤隆 藥師
   日期:
 
   

 

 

 

一、帶下與帶下病

正常情況下,女性自青春期開始,陰道內分泌的黏稠液體稱為帶下。帶下色白無臭味,是生理現象。當陰道或內生殖器發生病變時,帶下量明顯增多,並且顏色或氣味異常,或伴有其他病理症狀者,稱為「帶下病」 1,完帶湯與八味帶下方是臨床上常應用於帶下病的方劑。

二、《傅青主女科》女科卷上記載

(一)分類:帶下病依顏色可分為五種:
1、白帶下:婦人有終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則臭穢者,所謂白帶也。
2、青帶下:婦人有帶下而色青者,甚則綠如綠豆汁,稠粘不斷,其氣腥臭,所謂青帶也。
3、黃帶下:婦人有帶下而色黃者,宛如黃茶濃汁,其氣腥穢,所謂黃帶是也。
4、黑帶下:婦人有帶下而色黑者,甚則如黑豆汁,其氣亦腥,所謂黑帶也。
5、赤帶下:婦人有帶下而色紅者,似血非血,淋瀝不斷,所謂赤帶也。

(二)病因與治則:白帶之病機乃濕盛而火衰,肝鬱而氣弱,則脾土受傷,濕土之氣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榮血以為經水,反變成白滑之物。所以治則應以「大補脾胃之氣,稍佐以舒肝之品,使風木不閉塞於地中,則地氣自升騰於天上,脾氣健而濕氣消,自無白帶之患矣」。

由上可知,每種帶下病雖不同,但引起帶下病的原因2皆歸於由肝鬱、脾虛、腎虛和濕毒所導致,治療原則以疏肝瀉火、健脾化濕、清利濕熱、清熱解毒為主;此外,若是因為體質虛弱而引起的帶下病則須補脾腎。

三、臨床上常用於帶下病方劑完帶湯與八味帶下方

(一)完帶湯:
1、依據中醫藥委員會公告之基準方,乃出典於《傅青主女科》,效能為健脾燥溼,疏肝理氣,濃縮製劑組成為白朮10克、山藥10克、人參2克、蒼朮3克、陳皮0.5克、車前子3克、白芍5克、柴胡0.6克、荊芥穗0.5克、甘草1克。一日飲片量35.6克,適應症為白帶。
2、方義:白朮能補氣健脾燥濕利水、山藥可益氣補脾止帶,以上為君藥;人參可幫助君藥益氣補脾作用、蒼朮燥濕健脾祛風濕、陳皮理氣健脾燥濕,芳香行氣、車前子有利尿滲濕作用。白芍疏肝養血調經,柴胡疏肝解鬱。荊芥穗入血分祛風濕可以止帶。甘草調和諸藥2,3。諸藥配合,則補散並用,使氣旺脾健自然可以燥濕去濕。

(二)八味帶下方:
1、依據中醫藥委員會公告之基準方,乃出典於《驗方》,濃縮製劑組成為當歸5克、川芎3克、茯苓3克、木通3克、陳皮2克、土茯苓6克、金銀花3克、大黃1克。一日飲片量26公克,適應症為濕熱帶下、熱淋。
2、方義:當歸能補血活血又能調經、川芎能活血行氣祛風止痛、茯苓利水滲濕健脾、木通利水清熱、陳皮則理氣健脾燥濕、土茯苓能解毒除濕、金銀花能清熱解毒、大黃清熱解毒活血去瘀。諸藥合用可以達到清熱解毒、養血活血、行氣燥濕之功效。八味帶下方功效為清熱解毒。

四、右減方

綜上所述,完帶湯的功效健脾燥溼,疏肝理氣。

(一)中醫辨證屬肝鬱脾虛者,可以完帶湯加減來治療1,3,4。臨床上,如腰痛可加菟絲子、杜仲。如果腹痛者可加烏藥、小茴香。濕熱甚者、帶下變黃臭者可加黃芩、黃柏。氣虛者加黃耆、白扁豆。血虛者加當歸、熟地。如果寒濕者可加附子、桂枝。

(二)中醫辨證屬於濕熱帶下、熱淋,臨床表現有小腹疼痛,小便尿時灼痛,或伴有寒熱、身體酸痛等症狀,以八味帶下方加減治療。臨床上,如下腹部疼痛帶下色黃可加敗醬草、黃柏。帶下質稀量多者可加蒼朮、白朮、薏苡仁。帶下色黃味臭者可加蒲公英、連翹、知母、黃柏。如果濕熱陰癢帶下,常與蒼朮、黃柏、苦參等藥同用。

參考文獻

1、樂英如。陰道炎的中醫防治。臺北:台灣中醫臨床雜誌,2003(9);
2、王綿之、許濟群主編。方劑學。臺北:知音出版社,1997;363-366。
3、李淑每編著。現代中醫婦科臨床。中醫古籍出版社,1997:103-118。
4、毛麗。帶下病常見辨證分型及治療方法。山西:光明中醫,2010(25)12:2299-2301
5、任光榮。《傅青主女科》帶下五方的學習應用體會。甘肅中醫。山西:山西中醫雜誌社。2008(21)11:2299-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