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建中湯與小建中湯可見於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兩方均有補虛散寒,建復中氣的作用,常用於脾胃虛寒等證6,故以建中命名。大建中湯大去陰寒而建中扶正,故曰「大」,小建中湯平補陰陽而緩中補虛,故曰「小」。
大建中湯證:「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寒,上衝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大建中湯主之」。1組成:蜀椒二合(3g)、乾薑四兩(4.5g)、人參二兩(6g),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渣,內膠飴一升(30g),微火加熱熔化1 。
小建中湯證:「虛勞裏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煩熱,咽乾口燥,小建中湯主之」1;小建中湯的組成:川桂枝三兩(錢)、 白芍六兩(錢)、 生草二兩(錢)、 生薑三兩(五片)、 大棗十二枚、 飴糖一升(一兩)1,2,5。《金匱要略》《方劑學》上的劑量較多量,括號內為傷寒論新解劑量比原方小很多,臨床應用時需斟酌適當合理的使用量;其中大建中湯之寒痛症狀較嚴重, 能溫中散寒補虛,降逆止痛。適用於治虛寒的發作性腸蠕動亢進,肋間神經痙攣疼痛,嘔吐、手足易冷、腹痛、等症狀。臨床表現胃脘疼痛時必兼四肢冰冷,且喜多按,得食則痛減,飲食喜熱畏冷、舌苔白,脈緩弱或沉緊等。或下腹疼痛,經數月不癒者。
而小建中湯是由桂枝湯倍芍藥加膠飴而組成。本證為中虛,表尚未和,不可大補,故用桂枝加芍藥湯,以養正驅邪,而佐以滋養強壯兼有緩和作用的膠飴,為之溫中補虛,收和裏緩急之效3,並建復中氣。中氣建則氣之化源不乏,陰陽虛損之証自愈4。
此外,小建中湯的加減方尚有黃耆建中湯、當歸建中湯等;如虛勞氣弱:可再加黃耆、人參。 虛勞血虛:加當歸、川芎。 肺虛煩燥:加麥門冬、五味子。 心痛者:加延胡索。 虛熱:加柴胡、地骨皮等。
大建中湯與小建中湯均用膠飴,飴糖可用蜂蜜、紅糖、炒麥芽等代替,療效一樣5。兩方都可止痛,大建中湯用蜀椒、乾薑,溫中散寒止痛較強,小建中湯之止痛則為倍芍藥配合甘草,緩解胃腸的痙攣6。
一般嘔家、吐蛔1中滿者,不宜使用小建中湯,其甜之故2,因甘能令人滿,甘易作酸6,甜助嘔,蛔得甘則遂上。小建中湯証是因為胃寒而致胃氣上逆,常會嘔吐,所以嘔家不適宜服用,以免加重病情。大建中湯証雖有嘔不能飲食,其嘔吐為腸道寒氣攻沖,上下遊走而疼痛據烈,或陰寒凝滯,胃失合降而嘔,且多為急性發作,非由濕阻中滿所引起,方中飴糖與溫中止痛,降逆止嘔的蜀椒、乾薑合用,能緩急止痛是適宜的6,2。
中藥的處方是一整體的治療,有時因個人體質差異、疾病呈現不同症狀、病程長短(需分段治療),都要斟酌加減其他藥物,方可完全治癒。非一方劑或一藥物,就能辦到,服藥治病一定要找醫師或藥師諮詢。
參考資料
1. 李克光、楊百茀。金匱要略。台北:知音出版社,1999:254-257、164-167。
2. 王綿之、許濟群。方劑學。台北:知音出版社,1999:194-196。
3. 張步桃。自己開藥方。台北:元氣齋出版社,1997:72-73。
4 宗全和。中醫方劑通釋 河北: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256-257。
5.林輝鎮。傷寒論新解。台北:益群書店,1986:33-37 。
6.陶漢華、齊麗娟。大、小建中湯方証解析及臨床應用。山東中醫雜誌,2010:29(11):798-7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