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病人用藥教育 - 淺談老年性黃斑部變性(中)

發表於
   資料來源:
   記者: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 洪乃勻 藥師
   日期:
 
   

 

 

 

臨床表徵

AMD依其臨床性質可區分為乾性 (dry) ,又稱為萎縮性 (atrophic) ;以及濕性 (wet) ,又稱為血管新生性 (neovascular) 滲出性 (exudative)

乾性AMD初期通常並無症狀,是最常見的AMD型態,大約佔所有AMD的85-90%,患者可能會抱怨一眼或雙眼之視力逐漸喪失,通常在閱讀或開車時發生 困難時才察覺,可能看東西時有盲點,或是需要亮一點的光線或是放大鏡輔助才能獲得清晰的視力。

濕性AMD則較不常見,大約佔所有AMD患者的10-15%。患者會因為視網膜下出血或是液體沉積而感受到急性的視覺變形或喪失中央視力。即使往往病人兩 眼都會罹病,但通常症狀只先出現於一眼,然而在5年內另一眼演變成AMD的機率則超過40%。濕性AMD最早出現的視力變化是直線變形,病人會覺得直線邊 緣(例如門或百葉窗)看起來是彎曲或是扭曲線條。

乾性AMD通常為初期AMD,但某些病人的乾性AMD會進展為濕性AMD。初期兩眼乾性AMD的病人在一年內及三年內發展成濕性AMD的比例估計分別為 1-4.7% 及13-18%。臨床上醫師會讓乾性AMD患者使用 “Amsler grid (阿姆斯勒方格表)”,每天自己做測試來檢測是否惡化變成濕性AMD,一旦發現產生盲點或是直線出現扭曲則必須立即告訴醫師。

 

診斷

當病人抱怨視力出現障礙時應仔細問診病人的症狀史,包括視力喪失的速度,一眼還是兩眼受到影響,是看近、看遠還是遠近都有問題。病人如果有急性視覺扭曲或 是喪失中央視力就可能是濕性AMD。急性的視力喪失(數天或數星期內)必須緊急轉介眼科專科評估,藉由使用裂隙燈儀器(slit lamp instrument)檢查已散瞳的眼睛,依據觀察到的特徵來判定是哪種AMD。

乾性AMD的患者在視網膜下通常會發現軟性透明疣(drusen),一般來說硬透明疣在50歲以上的人都會出現,通常與AMD無關,但較大的軟性透明疣則 與視力喪失有關,而AMD的惡化則與軟性透明疣的體積及數量成正相關。此外,還可觀察到視網膜色素上皮層(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PRE)有集中 (focal) 或是較大範圍區域性 (geographic) 的萎縮,以及視網膜下色素上皮層的結塊情形。

濕性AMD在散瞳眼底檢查可看見視網膜下有液體及(或)出血。黃斑部的新生血管在裂隙燈顯微鏡下呈現灰綠色。若是觀察到視網膜下出血或視網膜下的膜呈現灰 色,則很可能血管新生的部位在是視網膜下的脈絡膜 (choroidal membrane) ,這類病人需要進一步使用螢光血管造影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檢查,因為注入靜脈的螢光色素會由脈絡膜上新生的血管滲出 (正常的血管則不會) ,因此可藉以找出新生血管的正確部位並加以治療。另外使用光學同位斷層掃描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來鑑定是否有視網膜下液體或水腫存在,是濕性AMD很重要的鑑別診斷檢查。(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