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中耳積水3、4成患者會反覆發作損聽力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王柏楊
   日期:100年08月08日
 
   

 

 

 

積液性中耳炎俗稱中耳積水,學齡前的孩童有90%都曾有過積液性中耳炎,大部分會自然痊癒,但有30~40%會有反覆發作的情形,5~10%發作會長達一年以上。

耳鼻喉科薛智仁醫師指出,積液性中耳炎發生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急性中耳炎後的發炎反應,耳咽管(歐氏管)功能不良,鼻咽腔、耳咽管等呼吸道黏膜的感染所引起,某些因素會造成積液性中耳炎發生的機會較高,包括顎裂、顱顏異常、先天或後天的免疫失常、呼吸道纖毛異常、鼻道氣管插管或長期使用鼻胃管等。

而中耳積水對孩童有什麼負面影響呢?薛智仁醫師表示,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聽力會有所損害,針對聽力受損所作的報告顯示,中耳積水大於130天的孩童明顯比中耳積水小於30天者,語言發展狀況較遲緩,而且智商也相對較差;除此之外,長期積液性中耳炎,對耳朵可能造成的影響還包括耳膜永久性穿孔、慢性化膿性中耳炎、鼓硬化症、沾黏性中耳炎、聽小骨壞死、耳膜凹陷袋、膽脂瘤(珍珠瘤)及感音性聽障等。

薛智仁強調,治療上來說,針對有發展困難的危險因子患者,需採較為積極的態度,包括有其他原因造成永久聽力受損、語言遲緩、自閉症及其他發展疾患,會影響認知、語言發展的症候群及顱顏異常、視力受損、顎裂及發展遲緩。這樣的孩童需要施以聽力檢查及語言發展評估,依據結果可能實施語言治療,中耳通氣管置入,助聽器等輔助工具等。

另沒有危險因子者可以觀察3個月,75~90%的積液性中耳炎,可以自然痊癒;藥物方面,抗組織胺及去充血劑,對積液性中耳炎無效,而抗生素及類固醇則因無長期效果,不主張常規使用。

有顯著聽力受損,鼓膜或中耳有變化,則需施以中耳通氣管置入。又有增殖體發炎,後鼻道阻塞,慢性鼻竇炎,則需同時實施增殖體切除,如需第二次置入中耳通氣管,也同時實施增殖體切除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