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病人用藥教育 您不可不知的發燒處理原則(上)

發表於
   資料來源:藥師週刊  第1675期
   記者: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 蘇純慧 藥師
 
   

 

 

 

發燒的原因
人體溫度由腦部的下視丘(hypothalamus)調節,未生病時此處的體溫定位點平均在36.4~37.2℃,但若因致熱原(pyrogen)引發人 體一連串發炎反應,產生的細胞激素會作用在體溫調節中樞,而使體溫的定位點上升。致熱原可能來自外來的微生物(如細菌、病毒、黴菌等) 、藥物、或是內在的惡性腫瘤、細胞傷害等。發燒時可能伴隨的其他症狀為主要造成身體不適的因素,如寒顫、發汗、心跳加快、頭痛、疲倦、關節肌肉疼痛、食慾 降低等。體溫升高的另一種情形是身體並沒有發炎、體溫定位點也沒有上升,但因為身體熱量太多來不及散熱而使體溫上升,稱為體溫過高 (hyperthermia),例如在炎熱的環境下穿太多衣服、把嬰兒包得太緊、運動、洗三溫暖、中暑 (heat stroke)等。

體溫的測量
因為中心體溫無法直接測量,多藉由量測額頭、耳膜、口部、腋下、肛門等處的溫度代替。其中以肛溫被認為最能準確估計中心體溫,除非有禁忌症,小於六個月之嬰兒多建議測量肛溫。
1. 肛溫:測量肛溫時,先用肥皂水或酒精清洗體溫計,以冷水沖淨(勿用熱水),嬰兒應以腹部趴臥於測量者的腿上,測量者一手將兩邊臀部打開,一手持握測量末端 已塗抹少許凡士林的溫度計,輕輕慢慢地將溫度計末端深入肛門約1.5至2.5公分處,等待判讀溫度後(若是使用水銀溫度計最少需5分鐘的測量時間,電子溫 度計則約需30至60秒或待嗶聲告知測量完成),再取出並清洗溫度計。
2. 耳溫:耳溫是次於肛溫且相較口溫與腋溫較為準確的量測方式。但小於六個月的嬰兒不適用耳溫測量。測量前應清除耳垢以免干擾測量。中耳炎或其他中耳異常者量 耳溫會有誤差,應該用其他方法量體溫。將耳溫計置入兒童耳道時應先將耳朵往後方拉長以伸直耳道。
3. 口溫:以口溫測量時,溫度計應先清洗後,將溫度計置於舌下,緊閉雙唇等待溫度判讀。若受測者於30分鐘前曾經喝過冷或熱飲則不適用口溫測量。小於三歲之兒童因不易將溫度計置於舌下,可使用奶嘴型的電子溫度計測量口溫。
4. 腋溫:腋溫因準確度低,不建議常規使用。若不得已必須以腋溫測量體溫,應先清潔腋窩並使其乾燥,再將溫度計置於腋窩處後,手臂輕柔的夾住溫度計等待讀取溫度。
量測體溫時工具的選擇也很重要。使用錯誤的溫度計與錯誤的測量方式會造成對體溫的不當判讀,甚至對人體造成傷害。目前最建議使用電子體溫計,量測時間快速 (30至60秒)、使用方便,定期校正則可確保準確性。傳統的水銀式體溫計,因其玻璃材質易破,水銀外露揮發時,人體吸入可能導致中毒以及環境污染,還有 測量時間需較久(三至五分鐘以上)等缺點,目前已不建議使用水銀式體溫計。使用額溫槍或紅外線測量皮膚表面,常有嚴重低估真正體溫的現象,所以不建議常規 使用。

發燒的定義
一般當肛溫大於38℃,口溫高於37.5℃,腋溫高於37.2℃,或耳溫高於38℃時,可定義為發燒。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