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糖尿病新機轉,血糖、體重一兼二顧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記者:  李樹人
   日期:08月15日
 
   

 

 

 

據統計,台灣糖尿病患者高達170萬人,其中九成需要服用藥物,但實際接受治療達到治療目標的比率卻偏低,原因在於傳統藥物容易使人發胖,及產生低血糖等副作用;醫師警告,如果血糖數值未能妥善控制,恐增加腦中風、心肌梗塞等風險。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總院長黃建寧指出,糖尿病是一種生活型態的疾病,一旦被診斷為糖尿病,務必改變生活型態,養成運動習慣,維持良好飲食型態,控制血壓、血脂,如果無法在三個月內讓糖化血色素降至7以下,就必須考慮藥物介入治療。

如果未妥善控制血糖,將引發血管疾病,大血管方面包括心肌梗塞、冠心症、腦中風、周邊動脈阻塞,小血管則可能引發神經病變、眼底病變造成視網膜出血、腎臟病變,嚴重的甚至必須洗腎。

2014年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公布最新糖尿病照護進展,使用三個月單一口服藥物(如metformin)療法無法達標時,應調整治療方案,若併用口服新藥SGLT2抑制劑或DDP4抑制劑,有四成可達到血糖治療目標,讓糖化血色素小於7。

「全新機轉SGLT2抑制劑為第二型糖尿病治療帶來新突破!」黃建寧表示,SGLT2抑制劑可以抑制腎臟重新再吸收葡萄糖,將多餘的葡萄糖透過尿液排出體外,藉此達到控制血糖效果。

傳統糖尿病藥物容易讓人發胖,且有低血糖等副作用,黃建寧說,新藥有全新作用機轉,不需經由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而是由腎臟排除多餘糖份,不會增加低血糖風險,且可減輕體重。

目前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已核准此抑制劑用於第二型糖尿病治療,第一型糖尿病療效也在進行臨床實驗也正進行中,目前尚無制訂適應範圍症。

黃建寧提醒患者,應積極配合醫囑接受治療,控制血糖,配合運動、飲食控制、戒菸、控制血壓血脂等,藉此減少大、小血管病變的風險,增加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