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如何選擇正確的科別就醫系列 - (6)你我熟知的腰痠背痛


資料來源:中央健康保險局 

作者:林明憲(台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


現代人動不動就腰痠背痛,甚至有人把它當作家常便飯,但是您知道嗎?即使是同樣的腰痠背痛症狀,原因卻可從沒有大礙的肌肉筋骨疼痛到須住院治療的嚴重疾病,因此,腰痠背痛雖不必太過緊張,但也絕不能掉以輕心。

建議就診科別
1. 家醫科
2. 骨科
3. 神經外科

 


【案例一】
40歲的陳先生,最近這幾天感覺腰部痠痛,非常擔心是不是腎臟出了什麼問題,因此急急忙忙到醫院就診。
醫師詳加問診與檢查後,發現並沒有明顯血尿的情形,也沒有明顯的腰?部敲擊痛,因此詳細說明,大部分的腰痛都不是腎臟的問題,而是來自於肌肉筋骨的毛病,通常急性疼痛期只要吃點止痛藥並適度休息,應該不久就會恢復正常。
然而,陳先生可不這麼認為,他說,隔壁的李先生也是差不多的症狀,結果到醫院去檢查,發現腎臟都壞了,搞到要洗腎的情況,因此一定得再做詳細檢查才行。於是醫師予以安排尿液檢驗、腹部X光與超音波檢查後,結果除了腰椎有一點點退化性的變化外,其他一切都很正常。
這時醫師有了正確的診斷依據,也耐心地再跟病人解釋,腰痠背痛大部分和平常生活作息的姿勢不良有關,必須注意保養,也要多運動,才能防止類似情況再度發生。
陳先生回想起來,的確是最近工作比較忙碌,常常在電腦前面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背部也沒有適當的支撐與依靠,同時也幾乎沒有運動,可能這就是導致腰痠背痛的原因吧。因此陳先生滿意地離開診間,吃了幾天止痛藥之後,腰痛也完全改善了。

 


【案例二】
30歲的王小姐因為職業的關係,常常忙到忘記喝水,也沒有時間如廁。最近偶爾覺得腰部痠痛,但時間並不長,因此也就沒有特別在意。
有一天,王小姐早上起床準備上班時,忽然覺得今天怎麼特別冷,額頭發燙,而且腰痛得厲害,連走路都很難受。她連忙到附近的醫院去掛急診,先在檢傷站量體溫,發現高燒達39度。
醫師問明症狀病史及進行一般理學檢查之後,在她的腰部敲了敲,發現右邊腰?部有明顯的敲擊痛。醫師表示可能是腎盂腎炎,因此替她打上點滴並抽血,同時做了尿液的檢查,發現白血球數目偏高,於是告訴她,需要住院打抗生素治療,王小姐便同意住院。
過了兩天,發燒的情形慢慢地緩和了下來,腰痛也逐漸改善。醫師說在急診室收集的血液和尿液培養,都長出了大腸桿菌,這是一般泌尿道最常見的細菌,而且目前使用的抗生素,根據敏感性試驗是有效的,只是因為細菌已經跑到了血液裡面,因此抗生素要打滿兩個星期才行。
王小姐莫可奈何,慶幸總算沒有拖得太久,只是她想,將來回去上班後,一定得買個大茶杯多喝水才行;還有,往後不管工作再忙,再也不要憋尿了。
由以上兩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出,一樣的腰痠背痛症狀,其原因可從沒有大礙的肌肉筋骨疼痛到須住院治療的嚴重疾病,所以腰痠背痛雖不必過分緊張,但也絕不能掉以輕心。

 


多數人曾為腰痠背痛所苦
根據針對一般族群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在某一時間點受到背痛所困擾的人約占15%~30%左右,而約有80%的人在其生命過程中,會因各種不同的創傷或退化性因素而感到腰痠背痛,流行率較高的年齡層是在35~55歲之間。
以美國為例,每年有一半的勞工罹患下背痛,其政府每年為下背痛耗費約200億美元,而導致勞動人力降低所造成的無形損失,更是難以估計。
引起腰痠背痛的常見原因
大部分的腰痠背痛都無法找到一個確切的病理解剖學病因,只有少部分病人可找到潛在的疾病,更少部分的病人會有危及生命的潛在疾病。此外,大部分病人在保守治療之後皆可改善,不需要立即的特殊檢查;9成的病人在3個月內可回到平常的工作與日常生活狀態。

就臨床經驗來看,腰痠背痛的常見原因大致有下列幾種:

一、源於骨骼肌肉關節本身的疾病
此類占大多數的原因,包括拉傷、扭傷、脊椎柱退化病、脊椎滑脫症、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等。

二、源於全身性疾病
包括惡性腫瘤、感染、發炎性脊椎關節炎、因骨質疏鬆導致的脊椎骨折等。

三、源於其他器官,以「牽連痛」來表現者
如主動脈瘤、泌尿道疾病、腸胃道疾病、婦科疾病等。

有合併症狀應提高警覺
腰痠背痛雖是常見的症狀,但當有下列症狀合併出現時,應該保持警覺,儘早就醫:

1. 懷疑癌症
如有癌症病史、體重減輕、對藥物治療無效、疼痛持續超過4~6星期、夜間疼痛或休息仍持續會痛、有淋巴病變等。

2. 懷疑感染
有發燒症狀、藥物濫用病史、最近有感染病史、免疫功能受抑制的病人。

3. 懷疑神經壓迫
合併尿失禁或尿液滯留、胯下及會陰部感覺異常、肛門括約肌張力消失或大便失禁、雙側下肢無力或麻木、愈來愈嚴重的神經系統異常等。

4. 懷疑壓迫性骨折
長期使用類固醇、有外傷或骨質疏鬆症病史。

5. 懷疑腹部主動脈瘤
腹部可摸到脈動的腫塊、動脈血管硬化病史、夜間疼痛或休息仍會疼痛。

3大治療方式
針對腰痠背痛的治療,大略可以分為一般處理原則、藥物與復健治療、手術治療等3種。
當 出現腰痠背痛的情形,一般處理原則不外是冰敷、採取覺得舒適的姿勢、小心移動身體、儘量維持日常生活作息,以加速復原、減少失能、減少請假工時;同時還要 避免長時間臥床、長時間站立或坐姿。此外,按摩通常沒有特別效用,如經過2~4星期後仍沒有改善,可考慮做復健。護腰或背架有助於穩定脊椎且不會使背部動 作困難,能讓病人繼續工作不受疼痛影響,但長期使用卻可能使腰部的肌肉力量減退,一旦拿掉護腰或背架,反而更容易受傷。
大部分病人,甚至有神經根病變的病人,在藥物或復健治療4~6星期後,症狀皆可緩解。藥物治療中常使用的藥物包括: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肌肉鬆弛劑、三環或四環抗憂鬱劑;此外,急性期亦可使用硬膜上類固醇注射或局部疼痛點注射麻醉藥物。
常見的復健治療則包括:復健牽引、伸展、傾斜桌牽引、經皮電刺激及針灸等;特別要提醒的是,坊間的整脊按摩對單純下背痛或許有效,但有神經根病變的病人應該避免。
手 術治療對解除神經根病變症狀比緩解疼痛來得有效及快速,但以長遠的結果而言,手術治療與其他非手術治療是一樣的。手術治療的適應症為:嚴重的或愈來愈嚴重 的神經系統異常、持續的神經系統異常在接受保守治療4~6星期仍然無效、持續的坐骨神經痛、感覺異常或反射動作消失等的病人,同時直腿上舉測試為陽性,且 具有正常的心理社會條件,包括:對病情預後有合理的期望、無憂鬱症、無藥物濫用等情形者。當然,接受手術治療也可能產生後遺症,像是椎骨關節或上下兩節脊 椎骨受力增加而提早退化。

告別腰痠背痛
腰痠背痛是門診中僅次於上呼吸道感染、第二常見的疾病,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卻往往因為習以為常,反倒忽略儘早預防與治療的重要,以致終生為腰痠背痛所苦。因此,想遠離腰痠背痛的困擾,惟有藉由適當的預防與治療,才是根本之道。
BOX  預防腰痠背痛的小撇步
1. 保持適當的體重:腰椎必須承受身體的重量,若體重過重,腰椎負擔就愈多,背部扭傷的機會也愈大。
2. 儘量穿著舒適的低跟鞋子,尤其女性朋友宜避免過高的高跟鞋。
3. 避免長時間久坐,若需要久坐時應以背墊支撐下背,並使用高背座椅。
4. 避免久站,可將一腳用矮凳抬高,並左右交替。
5. 臥床休息時應選用木板床,可加層被子或榻榻米,並於膝下墊1個枕頭,避免過軟的床墊。
6. 避免急速前彎、旋轉、身體過度向後仰等可能會傷害背部的動作。
7. 如需要做轉身動作時,不要只扭轉上半身,應儘量讓整個身體跟著轉過來,以免扭傷。
8. 拿舉物品時應將兩腳分開,膝蓋彎曲蹲下,保持背部平直,讓物品儘量靠近身體,兩腿用力站直後,再將物品舉起。
9. 熱療可以改善背痛,如洗熱水澡、熱敷等,但溫度不可過高,時間不可過久(一般以15~20分鐘為宜),以免燙傷皮膚。
10. 從事適當的運動(如:游泳、步行、慢跑等)可以改善及預防腰痠背痛的症狀。


回到「如何選擇正確的科別就醫系列」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