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病人用藥教育:擺脫不掉的糾纏~淺談乾癬症的治療與照護(上)

   資料來源:藥師週刊(第1795期)
   記者: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 葉爵榮 藥師
   日期:
 
   

 

 

 

乾癬(Psoriasis)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皮膚疾病,古代醫學書籍又稱作「白疕」、「疕風」,反覆發作的特性,頑固如牛皮,臺灣民間常稱其為牛皮癬,但此稱謂常與慢性濕疹或黴菌引起的感染性頑癬相混淆,而誤認為其具有傳染性。事實上乾癬致病原因包含先天遺傳(約佔40%)、免疫功能低下、內分泌失調、代謝異常及外在環境因子刺激而誘發。當自體免疫功能下降,引起多形核白細胞浸潤,典型特徵包含皮下微血管侵犯形成紅色丘疹和斑塊等發炎反應,之後逐漸入侵皮膚表層,導致異常角質分化增生,在過度增殖狀態下,與正常的表皮相比,會觀察到表皮幹細胞數量增加、細胞DNA合成數量增加、細胞週期時間縮短(正常皮膚細胞角質化需311小時,異常增生者縮短至36小時)、表皮周轉時間降低(正常皮膚由基底細胞層到角質層轉變需27天,異常增生者縮短至4天),直到外觀覆蓋多層銀色鱗片狀薄膜,若刻意刮除,患部鱗狀皮會脫屑掉落,呈現點狀出血的受傷表皮,因此又稱為銀屑病。相關病灶可局限於一處或多處,常見於頭皮和四肢伸展處,尤其容易集中在手肘及膝關節處,約有三成病人可能出現指甲異常肥厚角化,導致指甲凹陷、變色、鬆動、脆裂、脫落,影響美觀。

 

(一)流行病學

全球乾癬致病率約介於0.6%至4.8%。在北美的種族患病率觀察結果,白種人為2.5%,非裔美國人為1.3%,不具有性別差異,而2011年由國內學者分析台灣健保資料庫,進行乾癬患者疾病成本及醫療利用分析,結果顯示患病率為0.235%,平均年齡為46.4歲,男女比例為 1.6:1。雖然乾癬可能好發於任何年齡,但依年齡與發生率統計結果,似乎多數集中在20至30歲或50至60歲兩個發病高峰。在一項成人回顧性世代研究結果,乾癬發病率在1970至1974年間,為0.0508%;在1995至1999年間,則增加至0.1005%;另一項評估兒童乾癬的世代研究,在相同年份區間,發病率也由0.0296%增加至0.0627%,顯示乾癬發病率或診斷率是逐年增加,這可能與環境和行為因子惡化相關。

 

(二)危險因子

雖然遺傳因素對於乾癬影響佔有顯著位置,但疾病發展過程中,環境和行為因素亦扮演著潛在觸發作用,如季節變化、潮濕、長期暴露於射線照射環境、鏈球菌感染、愛滋病毒感染、創傷部位反覆性摩擦搔癢、身體或心理長時間承受壓力、精神疾病、使用皮質類固醇、鋰鹽、抗瘧藥、干擾素等藥物。此外內分泌異常、代謝症候群患者、吸菸、飲酒及刺激性食物,都可能增加乾癬的發生。肥胖和高身體質量指數(BMI)的成人和兒童,因為組織及血清中TNF-α等促炎細胞因子濃度提高,可能導致更嚴重的乾癬症狀發展,而部分研究也表明,較嚴重的變體膿皰型或掌蹠膿皰型乾癬發生,被認為與吸菸密切相關。近年來,乾癬已被視為一種複雜的T-淋巴細胞和樹突狀細胞免疫介導疾病,若能降低環境和行為因子加成影響,多數病況並不嚴重,於門診接受治療即可獲得控制,但通常病程發展極慢,且常復發,藥物治療需持續2~6個月,一般需經過2~3年不再發作,才算痊癒,極少數嚴重病人可能出現發燒、全身淺表淋巴結腫大及膿?等急性症狀,部分病人關節腔腫脹變形,可能危及生命,需住院治療。(待續)